端午節來歷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后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同胞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
端午日賜衣(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
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
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
終身荷圣情。
1
賽龍舟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并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閩、臺則往媽祖廟祭拜。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皥D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愿望。
2
掛艾草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后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后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
3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4
栓彩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在端午這一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系上五色絲線,以保安康。
端午節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
值此佳節,徐州創宇集團,攜旗下餐飲、酒店和文化品牌:地方風味的〈食在錦繡餐飲公司〉、自豎品牌小城故事時尚賓館、華住全球連鎖全季酒店、紅海椒全季海鮮酒樓、宮廷美食御龍璽酒店、九品海碼頭美食、錦上酒店、至膳樓茶會館、正興樓酒店、至膳龍雀茶莊、全國連鎖天年**館〈中滋堂〉、至善文化(國學)傳承書院等。
祝福各位--端午節安康!
上一條:餛飩的多種吃法在這里
下一條:沒有了 |
返回列表 |
?2019 江蘇創宇 徐州創宇企業發展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蘇ICP備14007061號-1